2024-10-13 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

邓子纲: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研究

【摘  要】

从“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法论的提出,再到“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具体部署的提出,“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指引。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体制是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实践路径的“固定”,不仅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与区域差异的现实选择,同时也是巩固深化制度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应有之义。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提出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制度性开放、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聚集。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制机制研究  因地制宜  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简介:

邓子纲,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文章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2024年第4期


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在地方考察调研期间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在2024年1月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对新质生产力作了完整、系统、深入的阐述,构建了基本理论框架。2024年3月,他在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进一步阐释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问题。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体制机制上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了方法论上的指引和具体部署,并通过新质生产力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一、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基本内涵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就是要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方面提供制度供给和支撑以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因地制宜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则在不同层面上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体制机制;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健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一)健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体制机制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必然要健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赖于各类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和配置效率改进,即促进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创造了高素质劳动者、数智化劳动工具和多元化劳动对象,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形式实现创新发展,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使新质生产力内含的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与生产力三要素的融合,进而提升劳动者的能力,推动劳动资料朝着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劳动对象的边界,实现对传统生产力三要素的超越。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还需要大力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健全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体制机制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健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必然要健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竞争。培育核心竞争力,关键靠科技创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才能从容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能够以制度建设为渠道,通过推动领跑领域持续巩固扩大优势、推动并跑领域利用超大市场规模持续迭代、推动跟跑领域以颠覆性技术“弯道超车”迎头赶上,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除了健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体制机制还要健全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制度型开放。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而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体制的举措正是为了应对这一紧迫任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使得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力发展的全球化特征愈发凸显,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与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可以在维护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题中之义。

(三)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体制,必然要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途径。习近平强调“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既包括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包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深化改革释放传统产业中蕴含的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治理体系巩固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习近平在2023年7月赴四川考察时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起来。他指出:“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加快形成基于非对称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的高阶技术与高端产品,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产业体系的安全发展。健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重要任务。

(四)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必然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教育、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未来产业由前沿科技创新驱动,未来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落地加速期,要求我们从历史高度把握这一趋势,认识并抓住其带来的生产力飞跃机遇的主动权,通过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我国科技研发和产业发展由“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为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制度供给。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是科技革命背景下发挥人才优势的本质要求。人口红利和工程师红利是我国发展的重大优势,这些红利归根结底是人才优势。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能够作为培养科技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产业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的底层制度。持续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激活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释放创造潜能,把教育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能够通过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科研范式和创新组织模式,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藩篱,解决科技资源过于分散、决策机制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合理等问题,以增强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在全球创新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

二、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适应这种变化,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习近平提出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重要意义在于以制度的方式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经验、实践路径固定下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制度性开放水平以及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一)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是立足中国国情与区域差异的现实选择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本国本地实际出发,处理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矛盾、地区内部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程度不同的矛盾、安全发展与引进吸收之间的矛盾。我国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历史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全国总体布局中的功能和定位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基于区域间产业基础的差异而提出的。习近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不同地区的产业基础不一,发展禀赋不同,功能定位各异,必须特别注意处理好各地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避免基于历史轨迹发展的已经比较完善的传统产业受到冲击、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由于生产要素不相匹配而出现泡沫化等问题。通过增强体制机制供给,将各地探索出的科学发展路径以制度化方式传承发展下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基于产业间发展程度的差异。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必须重视和坚持发展,避免脱实向虚。但现阶段发展,实体经济也需要金融业、数据业等虚体经济、服务产业的助力以突破瓶颈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把握既发展实体经济又配套发展金融服务业之间的问题,需要相关的体制机制支持,坚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体制机制便是其中关键一招。除此之外,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也是基于现代科学研究范式的现实。新质生产力的最显著特征是科技创新,而现代科学成果的取得不单是一国研究的结果,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研究成果。因此其不单会使一国受益,也会通过全球化的分工扩散到整个人类社会。因此弄清哪些科技是必须独立自主进行发展的,哪些是可以合作开发的,哪些是可以直接借鉴的,然后因地制宜地进行科研活动,也是根据我国国情更高效地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合理选择。

(二)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是巩固深化制度性改革、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机遇

当前我国需要通过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将改革向纵深推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巩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供给与需求对立统一,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就必须重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视产业体系的现代化、重视科技创新向生产力的转化应用,以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首先,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可以优化提升供给侧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其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本身是一种高质量新供给,可以创造和引领新需求。其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的配置扭曲。第三,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可以提升对需求侧的感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数智化工具的广泛运用密不可分。数据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够更好把握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预测消费者的未来需求,提前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而大大促进市场循环畅通。

另一方面是扩大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质生产力是赢得未来国际竞争优势和主动权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国博弈的焦点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水平自立自强,还需要高水平对外开放。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对华进行贸易战,冲击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不利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国际经贸规则加速调整,我国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面临新的规则压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服务业领域国际分工不断深化这一历史性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了高端产品供给水平,能够更好吸引外资投资,因而能够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果,有利于积极融入国际竞争、构建国际竞争力。

(三)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统筹发展经济体制与社会治理体制离不开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同主体出于自身利益驱动有着不同的行为取向,可能形成主体间相互关系的不协调,而实现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的过程也正是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过程。健全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体制机制是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键路径。市场机制是推动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可以高效分配资源,但也会出现失灵,需要政府适当干预。只有坚持市场和政府之间有效配合,形成长效机制,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统筹发力,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才能熨平经济波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体制机制有利于消除要素再配置的制度障碍,使企业基于市场信号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驱力量,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政治优势。健全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体制机制是联系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的中介。顶层设计就是在国家整体部署和战略规划下探寻发展路径,地方实践就是在发展中的必要探索空间。通过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顶层设计,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财政管理制度,构建统筹转型的协调机制,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体制机制能为协调各地之间的发展,为其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供相对具体的指导。健全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体制机制是兼顾效率增长和成果分配的保障。新质生产力对于社会财富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必然会使效率大幅增长,但新质生产力在不同领域的进程及结果存在差异,极有可能会对不同群体的收入和就业状况产生影响,形成一种非均匀的分配结果。通过健全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体制机制能够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三、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科学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结合本国本地的特色优势,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体制是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科学方法论的肯定和总结,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科学性就取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法论的科学性。

(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动的视角对生产力展开研究,他们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其本质是人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因此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就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科技创新通过与生产力三要素结合,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而进入直接生产过程。长期以来,培育发展新动能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关键工作,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新质生产力”提出之前,也已经有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个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形成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实践和总结。习近平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具体实现形式,它的“新”体现为要素构成新和具体表现新;“质”体现为新本质、高质量、高品质;“先进性”体现为结构先进性和内容先进性。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全新质态的先进生产力,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是推动制度性开放、提升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在“两个大局”中凸显了生产力历史性跃升的决定性作用。新质生产力理论重视要素优化组合的跃升,这种跃升从组织层面看就是通过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从而提升要素组合效率。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破除阻碍科技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藩篱,促进要素在不同区域、产业之间的流动和共享,实现要素的跨区域组合,发挥要素协同优势,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

(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特殊性的科学应用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国情省情的差异性,在认识和把握矛盾的普遍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的特殊性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实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良性互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需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实际情况,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努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展现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坚定决心。它体现了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良性互动,要求在特定时空环境下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既要看到同一地区生产力的历史性、阶段性,也要看到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过程不仅要求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还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国际环境,同时坚持因地制宜,聚力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总而言之,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力就是要求我们重视地区差异、产业差异和空间布局,处理好地区间共性与个性,明晰其中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其中的辩证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要求,也是共同追求,要按照中央要求谋划和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要牢牢把握相似性和共通点,学习成功案例,借鉴可复制模式。但是,从矛盾的特殊性来看,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发展潜力等存在着不同,不同产业对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的要求也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更要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实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办法和措施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才是正确可为的。当然,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各地在发展上虽然不能一窝蜂地发展这三个具体产业,但可以从这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等经验,进而应用到本地产业的发展之中。

(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坚持实事求是方法论的重要体现

从方法论意义上来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分析矛盾特殊性,这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东汉赵晔著《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有云“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因地制宜”,意为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妥善办法,与实事求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为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美好品质。一方面是要求既避免搞单一模式建设,也避免贪大求全急功近利。我国是一个大国,不同部门、地区、企业具有不同的自然禀赋、发展定位、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均有所不同。必须突出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地区经济增长从量的提升转向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求重视时空布局,在不同的时空场域下进行具体发展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明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去指导实践,是为了去解决现实问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我们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方向、实践要求和实践路径,要求既谋一域也谋全局,立足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和方向,因地制宜谋划和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是生产力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并随实践深入而不断发展的理论特质与“实事求是”科学内涵。

四、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主要着力点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习近平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重要论述在强调发展的特殊性、自主性的同时,也强调了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地在实践中必须立足自身实际,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对地区发展状况进行精细研究和精准施策,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机制、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良性国际竞争机制等方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为市场主体构建公平竞争环境,建立统一大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对由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等构成的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通过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关系调整,以更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稳固和进一步发展。目前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以优化新型生产关系的进程中,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不高,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在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方面存有差异,市场成本高、消费需求不旺等现实问题阻碍了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优化与完善,亟需通过构建高水平市场机制来解决。

首先要充分发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生产关系的指导与保障作用,通过深化对市场机制作用的认识和驾驭能力,创造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良好市场环境,减少妨碍要素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措施和制度安排,真正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市场机制在调用资源、向先进生产力汇聚生产要素方面的作用。

其次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障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充分落实“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突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事关“国之大者”的领域聚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吸纳就业、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作用,加快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消除在要素获取、市场准入、经营运行、企业融资等方面的隐性壁垒。

最后要构建统一大市场,全面展现我国超大规模市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优势。充分认识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政策统一、规则统一、执行协同的市场体系。从丰富市场类型和完善相应市场的结构与层次两个方面探索和建立市场交易新机制,比如产权交易制度、碳交易制度等,重视技术和数据市场、能源市场、生态环境市场等经济发展新业态,建立更有效、风险更低、更利于激发主体的交易机制、风控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以市场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通过统一大市场匹配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增强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人才投入实体经济领域创业就业、促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二)创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打通新兴产业堵点,增强未来产业投入机制,优化生产力布局

习近平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简单等同于发展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和光伏产业等“新三样”,必须避免重蹈水泥等行业的覆辙。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端化、生产流通智能化、核心技术自主化、数实融合深度化、产业发展绿色化。需要创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使整个产业体系更加协调,使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更加耦合协同,打造辐射全国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一是切实打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引导人才、资金、企业向优势地区集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和关键企业跨区域跨行业兼并重组,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式融合发展。二是在未来产业主要领域培育具备国际化视野、掌握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的企业,塑造大中小、上下游企业协同共生、韧性强劲的产业体系,强化耐心资本投入,建立健全政府科技研发资金、政府产业引导资金与市场化投资基金的联动机制,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未来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应未来产业特点的产品与服务,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投入。三是发挥地区优势,推进制造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理顺制造企业分工协作关系,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生态体系的协调性、开放性,增强产业链发展合力和整体竞争力,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构建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机制,发展金融服务行业,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强服务科研的制度供给

先进生产要素包括金融、数据服务、科技创新等诸多要素,可能来自国内也可以来自国外,既要聚集起来形成优势,也要避免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让小城市和乡村失去“造血”能力,无法可持续发展。构建指向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要素聚集机制,必须从重视发展金融市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制度性改革等方面形成合力,从而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将不同风险偏好和期限的资金有效转化为社会资本,发展耐心资本,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通过围绕企业投资价值形成价格信号,营造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创投基金提供多样退出渠道,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在不同禀赋的地区都形成先进生产要素的“吸引子”。我国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水平、人才储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导致资源错配。一方面要注重从区域人才集聚与科技力量强度、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整度、创新文化氛围浓度等维度甄选适宜地区,优化生产力布局,不能遍地开花、一哄而上、搞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要统筹安排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的相关举措,抓住提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层次的新机遇,避免增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的潜在隐忧。注重科研制度创新,突出制度变革对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科技创新是在特定制度环境下发生的,制度变革是科技创新的客观要求,只有在制度调整并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及其对生产力的支撑作用才具有根本保障。必须加强重点领域政策统筹,完善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构建以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挥产业链引领带动作用,构建优势互补的创新联合体。

结语

从新质生产力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各地争先布局新质生产力之际,“因地制宜”四个字极具指向性和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性及科学性,根据我国各地区的资源禀赋,描绘个性化、具象化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才能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构建长效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和前沿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各美其美的新质生产力。新征程上,要深刻理解、系统阐释、全面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不断筑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供给和支撑。

Baidu
map